本站为【传爱成考】旗下网站,主要提供免费成人高考政策与资讯,信息仅供学习交流,非官方网站,具体信息以山西省教育考试院www.sxkszs.cn/ 为准。

山西成考网专升本政治复习资料--社会存在发展的基础和基本结构3

山西成人高考网www.sxcrgk.com 发布时间: 2012年09月15日

(五)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过程

这是马克思的科学论断。其最基本的含义是,社会发展同自然界一样有其客观规律。

(1)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决定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。

社会存在和发展依赖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,物质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并最终决定上层建筑,决定了社会形态的变化发展,体现出一种历史必然性。

人们的思想动机不能决定社会的发展,相反,它由社会存在所决定。

(2)社会发展有其确定的方向、秩序和趋势。

它表现为在生产力推动下,由原始社会、奴隶社会、封建社会、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、共产主义社会的依次更替,社会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必然趋势。社会规律同样具有客观性、必然性、稳定性和重复性等特点,而不是偶然性的“堆积”和“一团乱麻”。违背社会规律,必然遭受挫折和失败。

(3)社会发展是许多相互冲突的单个人的意志构成的“总的合力”作用的客观结果。

社会是由许多人构成的有机整体。许多相互冲突的意志构成无数相互交错的力量和力的“平行四边形”,历史的发展的结果就是由它们的相互作用所产生的“总的合力”造成的,不以个人的主观动机、意志和目的为转移。

二、社会的经济结构

(一)社会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功能

社会经济结构指与生产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总和,其内容就是生产关系,表现为一定社会的经济制度,其中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。

社会经济结构的功能是:

(1)它以一定形式把生产力中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,使之由可能的生产力变为现实的生产力,并对生产力产生反作用。

(2)它直接决定社会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,并构成政治和观念结构的现实基础。因此,经济结构又称经济基础,与上层建筑相对应。

(二)生产力的内涵、构成要素和特性

1.生产力的含义及构成要素

生产力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解决社会和自然矛盾的实际能力,是改造和利用自然使其适应社会需要的客观物质力量。其基本构成要素是:劳动对象、劳动资料和劳动者。劳动对象是指劳动过程中加工的一切对象,包括没有加工过的自然物和经过一定加工的自然物。劳动资料是传递劳动者对劳动对象的作用的物的总和。其中,生产工具是标志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。劳动者是具有一定生产经验、劳动技术和知识、智力的人,包括体力和脑力劳动者。劳动者是生产力中的能动要素,起主导作用,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。劳动对象、劳动资料和劳动者是生产力系统中的实体性要素,称之为生产力的“硬件”;除此之外,生产力系统中还包括科学技术、生产管理等智能性要素,是它的“软件”。

2.生产力的特性

(1)生产力具有属人性。生产力是人的“实践能力”(马克思语),生产力发展过程是人的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,是自然界被“人化”的过程,发展生产力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。

(2)生产力的物质性:生产力的基本构成要素是物质的实体;它是前人创造的物质结果,又是人们现实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出发点;生产力发展有其客观规律,是一种客观的现实的物质力量。

3)生产力的社会性:它总是存在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,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生产力诸要素才能现实地结合起来;生产力实际上是以劳动者的协作分工为中介的社会力量。生产力的历史性:它随社会历史的变化而变化。人的物质需要不断发展,不断改进的生产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,因此,生产力不会停止在一个水平上,它是具体的、历史的,不存在抽象不变的生产力。

 

免费领取山西成人高考复习通关资料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