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站为【传爱成考】旗下网站,主要提供免费成人高考政策与资讯,信息仅供学习交流,非官方网站,具体信息以山西省教育考试院www.sxkszs.cn/ 为准。

2024年山西成人高考考前辅导报名入口

高考语文专题复习讲义--文言文复习4

山西成人高考网www.sxcrgk.com 发布时间: 2013年07月06日

 
[词义例析
""是介词,总是跟名词、代词或短语结合,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、形容词,表示多种组合关系。 
1.得复见将军于此。(在) 
2.荆国有余于地而不足于民(在……方面) 
3.苟全性命于乱世,不求闻达于诸侯。(在……中) 
4.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。(向) 
5.权起更衣,肃追于宇下。(到) 
6.谓狱中语乃亲得之于史公元。(从、自) 
7.故燕王欲结于君。(跟、同) 
8.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……(对、对于) 
9.昔先皇颁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……(给) 
引进动作的时间、处所、范围、对象、方面、原因等,视情况可译为”“……方面”“……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”“对于”“”“由于等。 
10.良曰:长于臣。” 
11.冰,水为之,而寒于水。 
放在形容词之后,表示比较,一般可译为"",有时可译为"胜过"。 
12.非常之谋难于猝发…… 
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,可不译。 
13.或脱身以逃,不能容于远近…… 
14.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…… 
15.吾不能举全吴之地……受制于人…… 
放在动词之后,引进行为的主动者,可译为"",有时动词前还有""""等字和它相应。 
复音虚词"于是",用法与现代汉语的"于是"不完全相同。 
(一)放在句子开头,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,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。现代汉语也这样用。 于是秦王不怿,为一击缻。(在这种情况下)/吴之民方痛心焉,于是乘其厉声以呵,则噪而相逐。 
(二)放在谓语之前或谓语之后,"于是"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。可根据""的不同用法,分别相当于"在这""从这"等。吾祖死于是,吾父死于是。("在这职业上") 
(三)表时间,在这时。例: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。 
(四)对此。例:于是余有叹焉。 
(五)从此。例:遂墨以葬文公,晋于是始墨。 
(六)与现代汉语"于是"相同。例: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,质于齐。 

则 
[词义例释] 
用作连词,可表示多种关系。 
1.项王曰:"壮士!赐之卮酒。"则与斗卮酒。 
2.故木受绳则直,金就砺则利。 
3.徐而察之,则山下皆石穴罅。 
4.子灿寐而醒,客则鼾睡炕上矣。 
表示承接关系。一般用来连接两个分句或紧缩复句中的前后两层意思,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、事理上的紧密联系。可译为"""便",或译为"原来是""已经是"。 
5.入则无法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 
6.向吾不为斯役,则久已病矣。 
表示假设关系。有的用在前一分句,引出假设的情况,相当于"假使""如果";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,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,相当于"那么"""。 
7.位卑则足羞,官盛则近谀。 
8.入则孝,出则弟。 
表示并列关系。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""连用,每个""字都用在意思相对、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,表示两个(或两个以上)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(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)。可译为"",或不译。 
9.于其身也,则耻师焉,惑矣。 
10.其室则迩,其人甚远。 
表示转折、让步关系。表示意思有转折时,""字用在后一分句,可译为"可是""";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,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,""字用在前一分句,可译为"虽然""倒是"。 
用作副词。用在判断句中,起强调和确认作用,可译作"""就是"。例如: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。/非死则徙尔。 
则则,赞叹的声音。例:连呼则则。 

者 
[词义例释] 
者,助词,主要有两种用法。 
一种是附在别的词或短语之后,组成名词性短语。 
1.将藏之于家,使来者读之,悲予志焉。 
2.用叶者取叶初长足时,用芽者自从本说,用花者取花初敷时,用实者成实时采。 
另一种用法是放在一个词或一组词后边,起提顿作用:先用"……者 "提出要说明的事物,稍微停顿一下,然后说明或论断。 
3.大阉之乱,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,四海之大,有几人欤? 
4.古之让天之者,是去监门之养而离臣虏之劳也。 
有时放在时间词之后,起语助作用,可不译。 
5.今者项庄拔剑舞,其意常在沛公也。 
有时放在数词后边,可译为""""之类。 
6.此数者用兵之患也,而操皆冒行之。(《赤壁之战》) 
常见的意项 
指人、物、事、地点等,相当于"......""......的人(东西、事情、地方)。
""之类字组成某种词组,或单用,表示比拟,相当于"......的样子""......似的"放在主语之后,表示提顿或判断。 
放在主语之后,引出原因。 
放在疑问句末,表示疑问。 
放在假设复句中,表示假设,相当于"如果......""......的话"。 
放在""字的宾语之后,表示提顿。 
放在数词之后(翻译时,要根据所列事物,在数词词后加上相应的量词和名词)。 
放在后置的定语这后,相当于""。 
放在时间词之后,表示停顿,起调整音节作用。 
(11)放在陈述句末,表示陈述结束。 

之 
[词义例释] 
用作代词,又分几种情况: 
(一)可以代人、代物、代事。代人多是第三人称。译为""(他们)、""(它们)。作宾语或兼语,不作主语。 
1. 作《师说》以贻之。(代人,作宾语。) 
2.輮使之然也。(代物,作兼语。) 
3.人非生而知之者。(代事理,作宾语。) 
(二)指示代词,表近指。可译为"",通常作复指性定语。 
4.均之二策。 
用作助词,也分几种情况: 
(一)结构助词,定语的标志。用在定语和中心语(名词)之间,可译为"",有的可不译。 
5.若能以吴、越之众与中国抗衡。 
6.道之所存,师之所存也 
(二)结构助词,补语的标志。用在中心语(动词、形容词)和补语之间,可译为""7. 古人之观于天地、山川、草木、鸟兽,往往有得,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。 
(三)结构助词,宾语前置的标志。用在被提前的宾语之后,动词谓语或介词之前,译时应省去。 
8.宋何罪之有?(即"宋有何罪") 
(四)结构助词。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、宾语或一个分句时,""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,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,可不译。译时也可省去。 
9.师道之不传也久矣!欲人之无惑也难矣! 
10.悍吏之来吾乡,叫嚣乎东西。 
11.孤之有孔明,犹鱼之有水也。 
(五)音节助词。用在形容词、副词或某些动词的末尾,或用在三个字之间,使之凑成四个字,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,无义,译时应省去。 
12.顷之,烟炎张天。 
13.毛先生以三寸之舌,强于百万之师。 

免费领取山西成人高考复习通关资料包